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国内最大口径顶管在滇池治污工程中投入使用

日期:2018-07-13编辑:巍特环境浏览:642

630日电(通讯员杨旭龚远标高祥)随着一声令下,闸门缓缓提起,昆明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外排的数十吨尾水涌入大清河旁的沉砂池,通过6385米的超大直径管道,输送至西园隧洞旁,慢慢溢流至草海。标志着历时10个月的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设计构造最复杂的超大直径昆明尾水外排及资源化利用建设(二期)工程正式进入试通水阶段,每日排放达77.5万吨的主城区尾水不再注入滇池内,滇池治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据悉,昆明主城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及资源化利用建设(二期)工程是国家“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工程,是滇池治理六大工程措施之一。该工程主线东起大清河沉砂池,西至西园隧道旁提升泵站,经盘龙江、金太河、滇池、草海,施工距离达6385米。顶管施工具有管道直径大,最大管径4米;单次顶进水下距离长,下穿草海顶距为1188米;管道掩埋深,主管道覆土深度达10米至15米等特点。

工程自去年321日开工建设以来,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的建设者们肩负700多万昆明人民治理滇池“母亲河”的期望和使命,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从上海、武汉、昆明定制采购了四套先进的管道顶进设备,运用地下顶管技术在滇池北岸构建一条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的“地下通道”。

在施工过程中,参建队伍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成立了由施工单位、业主和目前国内顶管方面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把施工遇到的难点当作科研攻关的重点,在对施工方案反复优化的同时,及时破解一道道施工难题。一年来,参建队伍结合滇池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通过与地方大学构建战略合作,成立顶管施工“减阻”实验室,通过采集标本,进行多次科研实验,完成并优化了同步注浆与沿线注浆的AB浆液配方,解决了粉砂、砂砾层地质的减阻与管道沉降控制难题;为了提高顶进效率,建设者们还结合现场实际反复对顶管机机头进行了技术改进,通过运用横向3接、机头分接技术,形成了顶管机泥水平衡与土压平衡的互相转换,节省了顶管机的安装拆卸时间,创造了管道日顶进30米的记录。

1188米长距离顶进和曲线顶进中,顶进轴线偏差测量控制难度大,参建队伍科技工作者们在认真总结以往顶管施工测量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了自动测量系统,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为施工的稳定推进和科技开发提供了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参建队伍还对“五防连锁”用电技术进行改造革新,确保了6千伏高压在顶管施工中安全供电,有效避免了过去采用的低压供电造成的损耗大、电缆粗重、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广大参建员工和科技人员无私奉献和大胆探索,项目相继研发了超长距离顶管施工自动测量控制技术;超长距离顶进施工减阻泥浆自动加注技术及大直径长距离顶进施工新型化学减阻材料技术;大直径长距离顶进施工高压输电技术;顶管曲线顶进技术;软弱地层顶管施工控制技术。这些科研成果,保证了日顶进速度达15米至20米,最高峰日进尺37.5米,有效地保证了重大节点工期。不仅节省了工期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而且将为下一步全国大、中城市实施“纳管截污和资源化再利用”工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

据了解,该工程9月将全面建成。届时,不仅可以使此前日流入达77.5万吨经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尾水不再流入滇池,有效减少入滇污染负荷,而且通过处理的尾水可以解决安宁市工业园区、国家重大项目、昆钢等用水大户以及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合理利用滇池流域内外的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同时,尾水外排工程是滇池水体得以置换,清澈的牛栏江水将注入滇池,实现给水循环,有望彻底解决滇池水质污染难题。

在施工过程中,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常务副省长李江、副省长刘慧晏及昆明市主要领导先后莅临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工程还先后荣获了“云南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和“全国绿色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8-18 15:04:22

相关资讯

×